您的位置:首页 >快讯 >

消息!从创世界纪录到创历史新高,中国航天发展图景愈加清晰

2022-12-30 22:11:40    来源:中国新闻网

(年终特稿)从创世界纪录到创历史新高,中国航天发展图景愈加清晰

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(马帅莎)12月29日,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。回顾这一年,中国航天繁忙依旧,成绩亮眼。空间站建成“T”字基本构型,月壤研究发现“嫦娥石”,“夸父一号”成功逐日……多个重大航天项目在浩瀚宇宙书写中国式浪漫,其中不乏“创造世界纪录”“实现多项国内外首次”“创历史新高”的一些重大突破,中国航天的发展图景随之愈加清晰。

图为“夸父一号” HXI在2022年11月11日“双11”观测到的一个C级耀斑硬X射线成像与AIA/SDO紫外1700图像的比较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供图


【资料图】

国家太空实验室成型 6人同时在轨见证历史

2022年,中国空间站任务实施了6次发射,载荷重、任务密,两个实验舱重量均超20吨,天舟五号任务距离梦天实验舱发射仅隔12天。

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,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“家门”,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“天宫”。随后,“胜利会师”的两个航天员乘组,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“太空家园”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。 汪江波 摄

回看这一年,中国空间站建造频传佳讯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快速返回,大大缩短航天员的回家旅途;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首次实现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,创造世界纪录;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加入,不仅开启中国人太空“三居室”时代,也为开展太空实验提供更多机会;两次舱段转位使中国空间站形成“T”字基本构型。

空间站转入建造阶段后,中国先后将6名航天员送入太空。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完成6个月太空驻留,陈冬成为中国首位在轨时长超200天的航天员;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“会师太空”,中国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,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。更多航天员飞天圆梦的同时,中国也开始了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,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。

月壤研究、“夸父”探日成果发布 深空探测时间表逐渐清晰

今年,探月与深空探测成果持续发布。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新矿物,将其命名为“嫦娥石”,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,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。

记者9月12日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,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研究,发现嫦娥五号矿物表层中存在高含量的水,来源于太阳风的注入作用,其主要以OH的形式存在。嫦娥五号矿物表层显微结构的TEM图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

同时,探月工程四期正式启动工程研制。嫦娥六号计划于2025年前后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;嫦娥七号拟于2026年前后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;嫦娥八号计划在2028年前后发射,并与嫦娥七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。在备受关注的载人月球探测领域,官方透露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首飞。

在深空探测方面,“夸父一号”顺利升空,与去年发射的“羲和号”携手逐日,近日发布的“夸父一号”首批科学图像更是实现多项国内外首次;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数据,中国科学家在着陆区发现水活动迹象。

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出炉的同时,深空探测时间表更加明晰。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透露,中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深空探测器,探测近地小行星和主带彗星,计划在未来10年到15年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,计划开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际探测,开展太阳探测以及太阳系边缘探测,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“觅音计划”,探测太阳系外是否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。

年发射次数再创新高 多型火箭成功首飞

据统计,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超过60次,再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度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发。多型火箭成功首飞,中国运载火箭型谱不断完善。

2022年2月27日,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,此次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一次发射22颗商业卫星,创造了中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。中新社发 刘帅冶 摄

中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首次实现一年两发,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创下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,国内首款固液混合动力火箭长征六号改首飞成功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度发射次数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,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,2022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占全年发射比例约27%,也是近三年里最高的。

这一年,固体运载火箭实现运载能力新突破,有力提升中国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。更大运载能力的固体运载火箭“力箭一号”、首次实现海上热发射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;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时隔2年成功复飞,运载能力比快舟一号甲火箭提升5倍左右。

面向未来,中国还在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,争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飞。相比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,重型运载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将达150吨,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50吨以上。吴燕生表示,它代表国家一次性进入太空的最大能力,是人类进行大规模深空探测、开发、应用和载人星际飞行的关键支撑。

回望2022年,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。眺望未来,中国航天早已将目光放得更远。

责编:张靖雯

标签: 从创世界纪录到创历史新高 中国航天发展图景愈加清晰

相关推荐

要闻:2022年度好文汇总·美联储的猫专栏

观焦点:联想刘军:新IT与价值驱动双轮推动智能化进程

洪灏:中国的出口周期和股市的表现息息相关

2022广州车展|2030年冲击150万辆销售目标,最早2023年底实现IPO

当前关注:2022广州车展|小马智行与如祺出行联手打造Robotaxi车型亮相车展

洪灏:A股明年目标价定为3500点,我们应该顺势为,逢低买入

天天微资讯!期待2023!心中有梦,脚下有路

最快1小时03分可达!京唐城际开通,今晨第一拨“通勤族”体验如何?

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日产1.9亿片,750余家重点企业开足马力保障医疗物资

【全球独家】美国一架直升机坠入墨西哥湾,4人失联

世界动态:示威引发冲突致20多人死亡 秘鲁总统要求调查

世界视点!伊媒:伊朗军队在霍尔木兹海峡展开军演

快报:俄州长:俄军在恩格斯空军基地击落一架无人机

最新消息:美国冬季风暴已致71人遇难 男子为给孕妻买食物死在街头

焦点讯息:拜登签署2023财年综合拨款法案

全球微头条丨赛罕区:做实党组织党员“双报到” 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

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1月5日再下调

出身寒门、曾经的商界大佬,被判有期徒刑19年!

看热讯:二审认定:刘鑫在江歌案发生时锁闭房门

全球观焦点:“证大系”集资诈骗案一审宣判:戴志康被判十九年,处罚金2550万元

环球关注:宋军继任山东省副省长

环球今日报丨中国空间站完成三舱状态设置 长期运控稳定实施

全球观天下!注意!老年人肺炎可能不发烧

环球精选!门对门邻居互传纸条竟是因为……邻居:“有你是我的福气!”

全球热消息:2022,敬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

事关退烧药、抗原、血氧仪供应!工信部回应

环球滚动:9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正在我国流行!面对不同变异株,疫苗怎么打?

环球即时看!转阴后如何更好恢复?权威指引→

今日关注:明年美国CPI仍无法达到目标水平,原油有望冲上90美元? | Live独家分析更新中

刘俏:中国的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有一个特点,给点阳光就灿烂

环球快资讯:白重恩:疫情一旦稳定,房地产装修会有补偿性的大爆发

焦点热讯:白重恩:探索新市民离开农村后,把宅基地复耕腾出土地指标

当前快讯:风向变了!强省会梦碎,县城崛起,新一轮城市大洗牌来了

环球今日讯!2022隐形冠军年度发展报告(白皮书)隆重发布

天天信息:北京这些社区卫生中心提供氧疗服务!海淀、朝阳发布最新名单——

元旦临近,这份健康四字诀请牢记

全球看热讯:谢谢你,陌生人!

元旦小长假,天气给力宜出行

天天报道:一起重温,2022热搜里的中国!

今日快看!手机能测血氧?中国医科大学声明

世界资讯:心疼!干完活,他的安全帽摘不下来了……

焦点资讯:希腊北部城市多家店铺和银行连遭袭击 嫌犯在逃

多地假期提醒来了,这些人尽量少出门!

当前要闻:特别策划丨带你走进中国茶的“代码世界”

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:沪指涨0.61% 电商、零售等消费股持续活跃

当前观点:刘元春:中国的宏观政策空间 会成为全球协调中谈判的一个很重要砝码

环球报道:刘元春: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,不宜放到过高的位置

全球热推荐:戴志康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、集资诈骗案一审公开宣判

每日热点:刘元春:2023年的赤字率应该要高于3%以上

年终专稿|以梦为笔,书写未来!期待2023

天天热文:北京将建居民用电风险监测预警平台

世界观点:北京疾控提醒:过节不忘防护,健康过元旦

后疫情时期 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如何发挥?

热资讯!俄媒盘点:中国“铁路外交”在全球开花结果

当前播报:感染后哪些人易得“白肺”?咳嗽要做CT吗?专家解答

【天天热闻】博弈持续 美国最高法院暂不终止移民快速驱逐令

【世界播资讯】玉泉区民政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救助便民提质行动

【当前热闻】温暖2022:惠民医疗 省钱又省心

羯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? 现在还有羯族后裔吗?

社科院原院长:监管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让企业无所适从

今日热搜:2023年人民币会再度贬值破7吗? 李扬:大概率在7以下

今日热搜:年会报道丨声网职业教育负责人邰伦裕:轻互动直播课提升线上职教课堂体验

当前速读:金山云回港敲钟双重主要介绍上市,开盘涨4%

天天要闻:远大医药披露新冠创新药最新进展,可有效缩短转阴时间,改善临床症状,价格将...

今日热搜:以网络文学书写时代的壮丽多姿

【东西问·中外对话】安乐哲:中国“和”文化属于全人类

天天新消息丨“侨”见文化魅力 华侨华人对“根”的情怀深植心中

环球新消息丨秘鲁法院维持对前总统卡斯蒂略18个月的审前羁押

【环球新视野】韩国将启用新型自杀式无人机:可刺杀要员 能挂弹飞30分钟

天天观点: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

退烧药产量如何,购药和配送怎样保障?多部门回应

【环球报资讯】38年前的今天,五星红旗首次在南极飘扬!

世界快报:港铁拟恢复赴内地路线,高铁下周二起试运行

全球快报:地铁三元桥站为何封站?与换乘有关,记者施工现场探访

回来的女儿程威喜欢谁?回来的女儿程威的扮演者是谁?

要闻:【爱青城 向未来】“健康药包”送上门 助老防疫又暖心

环球头条:呼和浩特开始进行“吸入式”疫苗接种了!来看如何接种?有啥禁忌?

视点!国家统计局:2021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.96%

全球通胀会严重到民众没吃的吗? 李扬:还不至于

天天热消息:【海外网年终漫评④】全球经济复苏需要“拆墙”而非“筑墙”

让塞上绿洲更秀美(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)

世界新资讯:82岁福奇将从美国政府退休 未来希望做这些事

白俄罗斯就“乌导弹落入白境内”召见乌大使,乌方又将矛头对准俄

世界微速讯:西班牙推出新一轮纾困措施应对通胀压力

每日报道:土叙俄防长举行2011年来首次三方会谈

是否放开太快?如何防控新毒株?梁万年回应

开通!燕郊通勤有高铁了,半小时就到北京站!

每日热讯!发展绘画产业 带动农民就业(劳务品牌促就业⑨)

低温天气对健康有哪些危害?如何健康度过寒冬?

灵石:抢抓工期 按下建设“加速键”

太原公布机动车驾驶人培训学校培训合格率等情况

MAXHUB与腾讯会议发布《2023智慧会议技术白皮书》,激活企业高效力量

没考上大学可以上什么学校?2022清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?

天天实时:33个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品被确定为区内重点生产监管品种

每日聚焦:轻信“点赞就能赚钱”被骗近75万元 警方紧急止付 成功抓获嫌疑人

环球热文:目标虽小 奋斗不止

今日播报!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

今日要闻!同方股份出售资产“回血”:同方全球人寿50%股权再度挂牌,转让底价降至57.66亿元

乾照光电:海信视像增持公司3.19%股份,拟最终取得公司控制权

天天最新:贵州茅台2022年预计实现营收1272亿元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